台北市旅行公會於1/19選出第19屆理監事團隊,當天親自出席761位會員、委託書使用超過380張,投票率超過81%,在競爭激烈的三組人馬中,最後由駱炫宏團隊當選26位理事、8位監事獲壓倒性勝利。
值得注意的是,當天親自出席人數達到761位,可說是近幾屆選舉中的高量(第18屆親自出席655位、第17屆親自出席699位);雖然新冠疫情變化莫測、選舉延遲超過半年,加上疫情期間不少業者暫停營業,不過這場選舉歷經三組人馬的強力動員與請託壓力之下,確實使得不少業者最後選擇在三方都不得罪下親自出席投票,因此衝高出席率以及委託書使用率。
最終,駱炫宏以578張、總投票數過半,加上團隊幾乎全上(僅理事以及監事各掉一席),成為台北市旅行公會53年來的首任女性理事長。
第二次參選
駱炫宏補進原吳志健核心成員進入團隊
第二次參選台北市旅行公會理事長選戰的駱炫宏可說布局已久,雖然在第18屆競選時輸給吳志健團隊,不過3年來的不斷投身業界服務,加上此次競選團隊中吸納不少原吳志健團隊內的優秀人才,終贏得最後選戰。
台北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第19屆理監事選舉 | |
---|---|
理事當選名單 ◆ 理事長:駱炫宏 ◆ 副理事長:李清利、黃文卿、張金平、柯牧洲、詹林家 ◆ 常務理事:藍一晴、林惠玉、翁鴻仁 ◆ 理 事: 陳怡璇、堯惠美、劉奕樑、王天林、嚴從音、吳毓玲、游文章、陸孟龍、徐金霞、曾炤棠、王捷弘、吳明峰、陳茂彬、黃國瑜、陳錦暢、魏清山、劉維禮、簡志松 |
監事當選名單 ◆ 監會召集人:翁炳贊 ◆ 常務監事:林英明、張莉梅 ◆ 監 事: 高秀霞、張桂銓、許展瑋、蕭勤建、金豪謙、吳雁輝 |
駱炫宏表示,上任就是明白自己責任之所在,將會奉獻自己的熱情與心力,秉持前18屆理事長們卓越領導的步伐傳承下去,讓台北市旅行公會往更創新與專業方向邁進。此外,她也特別感謝前理事長吳志健提供良好的選務安排,並且體恤同業的艱辛,適時發放補助金,對此她代表會員給予肯定與敬意。

【中左圖】此次選戰激烈,投票前各組人馬都還在認真催票。【中右圖】旅行業二代陸續投入公領域服務,圖為山富國際董事長陳國森親自為參選理事的兒子陳其泓現場拉票。
【下圖】本次台北市旅行公會負責選舉現場統籌的監選小組成員合影。
上任即刻行動
駱炫宏奔走各部會為旅行業陳情
駱炫宏上任後,為「爭取紓困5.0預算與觀光振興的延展計畫,協助旅行業邁向永續發展的目標」。分別行文向總統府、行政院、交通部、交通部觀光局陳情。
陳情書中指出,根據觀光局異動名單統計,旅遊從業人員從疫情前的4.2萬人降到現在的3.1萬人,根據勞動部無薪假統計,旅行社佔了近半約8,700人,根據全聯會報告實際執業人數不到一半,近2萬人是僅留有勞健保卻得到處打工自力更生。
幸好在護國群山守護下國內經濟一片大好,政府稅收超徵4,034億元(+18.6%),然而這個差距,不在於旅行社不夠努力,也不是因競爭力不夠,而是政府的管制,旅行業從業人員皆成為了抗疫英雄,也成了最無辜的一群受害者。這些從業人員即便是一小部分也有數萬人,事實就是用1%人的犧牲,成就了99%GDP的成長。
沒有旅行社何來觀光立國?
公會提出三階段方案
陳情書中強調,政府給旅行業的願景是,台灣要從「防疫大國」轉為「觀光大國」,積極思考疫後觀光轉型,卻淪為紙上談兵,真正挹注到旅行產業很少,疫情延燒僧多粥少,加上邊境解封尚無明確規劃,已被打趴在地的旅行產業去年9月後面臨紓困措施已收手,如同被放生,想續命只能自力更生。
兩年下來業者債臺高築,觀光業人才大量流失,眼見紓困5.0旅行業沒有被關愛到,奄奄一息的觀光立國價值就這樣被拔管了嗎﹖從業人員是旅行社最大的資產,沒有從業人員就沒有旅行社,沒有旅行社又何來觀光立國?培養一位專業外語的業務需要3年,這樣不接地氣的政策會讓台灣的國本快速流失,我們2030年要觀光立國的目標,將無人可以接待,急需政府的重視與救濟。
台北市旅行公會提案:
透過紓困與振興的延展計畫,期望達到短中長期目標,包括:
一、短期:疫情影響下的旅行業紓困5.0方案
1. 員工四成薪資及營運補貼每家旅行社每個月10萬元,每3個月合計6.9億元。(交通部)
2. 充電再出發課程今年6月後繼續延展,參訓勞工每月最高可領到2萬4,192元的訓練津貼。(勞動部)
3. 旅行產業人才培訓1.2萬人,合計2.2億元。(交通部)
4. 利息補貼0.4億元。(觀光局與信保基金)
5. 勞健保費用減免。(勞動部)
二、中期:疫情解封前輔導轉型與振興方案
1. 特色國旅團補助款總金額22.2億元,每家30團的申請配額。(交通部)
2. 給予操作國際入境旅遊市場的100家旅行社,數位轉型補助金0.62億元的支持(每家網站建置費用50萬元、平台上架費12萬元(2年)。(交通部)
3. 台北市旅行公會擬申請旅行業雲市集專案,1,500家業者每家3萬元的數位點數補助,總經費0.45億元。(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4. 台北市旅行公會擬申請創新研發計畫(SBIR)旅行業領域專案,以創新技術∕服務研發計畫來申請研發經費補助部分,完成B2B2C平台建置,建立完整產業體系,使中小型業者得以永續經營,提升產業之升級轉型。補助金額0.5億元。(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5. 台北市旅行公會擬結合觀光圈的行銷與推廣,申請加速推動地方創生計畫中「配合地方創生推動城鄉特色產業發展」,以促進旅遊業相關就業人口為目標,每一個觀光圈500萬元,7個觀光圈合計0.35億元(2年)。(國發會)
6. 滾動式檢討居家隔離時間,啟用數位疫苗護照,盡速重新開放小三通,讓國人來往中國可以更經濟實惠、方便。
三、長期:吸引國際觀光客的長期振興方案
1. 獎勵業者報名國外旅展及推廣活動,補助台灣的旅行社國際通路上架費、印刷品宣傳費用、入口平台的宣傳行銷預算,預算金額0.5億元∕年。(交通部觀光局總部)
2. 回補被挪去安心旅遊補助使用的8億元國際行銷經費,辦理各國旅行公會來台的特色體驗行程踩線一百團,舉辦觀光產業交流會,開辦充電課程延續產業戰力,補助金額1億元。(交通部觀光局)
3. 爭取國際郵輪靠港、招攬國際企業來台從事獎勵旅遊、舉辦年會等,補助金額0.6億元。
4. 調降回一級警戒,提早3個月公布開放的時間表和標準,階段性地依商務、出國旅遊、入境旅遊來公布時程。

【下圖】台北市旅行公會第18屆理事長吳志健(中)、監事會召集人許淑玲(右)主持任內最後一次會員代表大會。
。 吳志健6年任期屆滿 。
。。 下一步怎麼走? 。。
卸下台北市旅行公會兩屆理事長、6年任期的吳志健表示,這兩年業界受新冠疫情肆虐,尤其旅行業Inbound及Outbound業務幾乎停擺。第18屆理監事秉持「興利除弊」的精神,各處奔走期盼政府相關單位能夠了解業界困境並給予實質幫助,同時也發揮「開源節流」的態度,積極承辦交通部觀光局、台北市觀傳局的各項觀光活動及培訓計畫。
卸任後,吳志健強調將先好好休息、回歸公司事務。不過根據歷任台北市旅行公會卸任理事長,幾乎都會選擇更上層樓、投入參選全聯會及品保協會理事長一職,加上吳志健相對年輕且還保有不少固定班底,未來動向值得觀察。
【TTN旅報1231-1235期, 2022/2/21 出刊, P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