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委員會(以下簡稱原民會)為因應自2022年起推動的「原住民族歲時祭儀文化旅遊試辦計畫」,於5∕5~8舉辦「有種初來喬-布農射耳祭2日遊」活動。過去原民會已成功媒合6個部落推廣部落活動,並獲得熱烈迴響。而布農族推廣活動作為2023年第1場遊程,將為原住民文化旅遊市場展開新的開端。
台東縣海端鄉為「南橫公路」的東端和「藍皮解憂號」的站點之一,除了富有良好的地理位置之外,鄉內擁有高達90%以上的布農族族人,是個兼具便利以及人文特色的地方。
全球唯一以布農族為主題的文物館
兼具延續、傳承、觀光休閒目的地
「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是全球唯一以展示布農族文化為主要目的的文物館,館內分為展覽區、研習區和禮堂。其中展覽區設有2層,展示了布農族的文化特色,包誇宗教信仰、儀式、音樂舞蹈、裝飾藝術和農耕生活等,透過豐富的展品和多媒體展示方式,讓觀眾能夠深入了解布農族的文化。
其中,館內會依照展期更換展覽內容,而此次展覽「思木的人—胡林德旺工藝展X布農小刀技藝展」以及「祭食、季時—海端鄉布農族文化產業特展」2大主題,展覽日期分別至2023年7∕30以及12∕31。
除了傳統博物館的典藏保存、研究詮釋、展示規劃、教育推廣,以及休閒娛樂的功能外,更須兼顧文化休閒或藝文展演的需求,進而結合觀光來振興地方產業、活化社群,發展出地方族群獨特風格與文化認同形象。

【下左、右圖】帛法齊工坊的老師親自指導布農族傳統植物染布技巧。
體驗布農族傳統植物染染布
從中意會其藝術價值
「帛法齊工坊」以布農族傳統織布製作、傳承為主要提供服務,此外還包含編籃、皮雕、染布等。該工坊以傳承布農族文化的手工帛織品聞名,也是當地重要的文化資產之一。
遊客在參觀完布農族文化館後,可前往體驗事先預約安排的布農族植物染布。布農族植物染布是一種傳統的手工藝技術,通過將布滾綁成想要的紋理,再使用天然植物染料將布料染色,即呈現出獨特的色彩和紋理。使用布農族植物染布技術製作出來的布料,不僅有著天然的色彩和質感,更呈現出獨特的美感。
串起文化、生活
布農族餐桌主食-小米
「蓋亞那工作坊」位在崁頂,鄰近關山火車站。除了小米脫穗體驗,工作坊還提供多樣化的遊程體驗、布農族文化學習以及品嚐布農族「大地給什麼,我們吃什麼」的餐食等項目,讓遊客可在餐食中感受布農文化的底蘊。
工作坊持續與不同單位連接,從種植、傳統工藝、部落文史、創意餐食到遊程體驗,與部落共生共好。未來也將持續以部落為中心,持續在文史、餐食與遊程的層面,持續學習、創意與深耕。

位於蓋亞那工作坊,布農族族人與遊客介紹餐桌上的主食-小米。【下右圖】祭司進行吹耳朵的祝福、除穢儀式。
《。布農族射耳祭。》
射耳祭是布農族的重要傳統文化活動之一,通常在每年5月舉行,以慶祝豐收、祈求平安和向祖靈祈福。從過去僅限族人參加,到可依照族人個人邀請親友參加體驗,至現在陸續開放遊客一同參與慶祝。
射耳祭的典禮過程相當複雜,包括了男女禁忌、歌唱、祭拜等儀式。在射耳祭當天,布農族人會穿上傳統服飾,手持長弓和箭,並帶著山羌等物品到達祭場,與族人共享整年度的豐收。
【TTN旅報1299-1300期, 2023/5/22 出刊, P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