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開放旅遊的「訊號」來了?

兩岸直航在疫情期間只留下4航點,此時業界寄予厚望在於能不能藉由增加直航點、讓雙方政府取消旅遊禁令,以恢復往日盛況。畢竟現階段雖然已經迎來曙光,但依舊隱隱霧霾,唯有一方先遞出橄欖枝,僵局才能打破!

2∕1陸方向台灣民航局建議恢復16個直航航點;2∕8大陸國台辦表示,已做好恢復兩岸直航航點相關準備,希望儘快取消人為限制,全面復航…。

新聞一出,如同啟動兩岸交流的關鍵「訊號」,至於訊號來了,台灣怎麼接,如何判讀與回應更是關鍵﹖

根據IATA預測,航空旅遊要恢復到2019年的市場將分幾個階段達成,北美市場落在2023年底,拉丁美洲、歐洲以及中東要到2024年,至於亞太、非洲等地區最慢要等到2025年;雖然沒有提到兩岸,但大家心中都有底,因為牽涉到太多敏感的政治因素。

兩岸關係是大陸重要政策,中國大陸下一場政治重頭戲是3∕4及3∕5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政協及人大兩會,在兩會召開期間,大陸對台政策一定會放在檯面上討論;按慣例,兩會將在3∕14落幕,待各省市首長回去後會各自再召開政策落實會議,最終拍板定案快則3∕20,最遲也會在3月底。

國際情勢是一體的,目前世界處於前所未有的大變革時代,如中美兩國對抗加劇、烏俄戰爭持續消耗、兩岸關係波瀾起伏。一位深諳兩岸關係的資深業者語重心長地說:「旅行業若不表現出樂觀、就無法挑起遊客的旅遊慾望,其真實隱藏在業者背後的疑慮、不確定感,得花時間視旅客回籠狀況去紓緩。再說,如果國際對台灣的關注一直是可能的兩岸衝突,如果兩岸民間交流、觀光往來不能恢復,這樣的環境氛圍下,想要不影響整體台灣的出入境市場是不可能的!直白地說,沒有恢復兩岸旅遊市場,就不會有樂觀的國際旅遊市場」。

兩岸往來客源保守估計至少佔整體出入境市場的2成以上(2019年台灣出入境總計2,896萬人次,兩岸往來總計615萬人次),不少旅行業者是靠兩岸吃飯。

本期旅報專訪各大國籍航空在2023年的市場計畫,針對兩岸航線可說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台灣國籍航空普遍認為影響因素太多,就算兩岸航線佔整體運能及營收的15%以上,樂觀看待也要下半年才有機會恢復,更別說接下來還有總統大選…,不如先投放資源恢復兩岸以外的航線。

是的,兩岸開放旅遊的「訊號」似乎出現了,但最怕的則是「訊號」與實際形勢不吻合,我們深切期待這個形式能往好的方向發展。

總編輯
唐偉展

【TTN旅報1282-1286期, 2023/2/13 出刊, 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