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區私人商務包機使用率大幅增加
台灣高端旅客潛能至少有10萬人

隨著私人商務噴射機在疫情期間使用率飆升,疫後也成為值得觀察的旅遊新形態。根據「Global Skydi亞太區商務包機年度報告」,亞太區商務包機市場在2018年至2020年間經歷了2.7%的下降後,2020年至2022年間增長3.7%,未來5年預估維持每年3~5%的增長。

儘管目前世界各地的經濟和政治形態不看好,但商務包機需求已逐步回流到亞太地區。2022年亞太區商務機飛行同比增長約30%,月均起數為4,588架次;3大私人飛機製造商市佔率持續增長,龐巴迪、德事隆和灣流製造的飛機佔亞太地區商務包機航班量72%。

其實私人飛機已在歐美發展數10年,像是洛杉磯到拉斯維加斯這段就很頻繁,而亞洲地區則是最近這10幾年才開始發展。台灣個人資產超過百億台幣的人不少,依照經濟規模,台灣至少能有百架私人飛機潛能,目前僅不過20架,而拿出來作商業用途的只有1架。

台灣私人飛機市場相對封閉,加上擁有者多是購買大型飛機、成本昂貴;以灣流650ER為例,售價超過20億台幣,年花費成本要300萬美金。如選擇中型中古飛機Gulfstream G280,出廠10年、飛行時數3,000小時左右(超過1萬小時是門檻),折舊後只需1,600萬美金(原價3,000萬美金);此機型航程約4~5小時,如果租用,每小時1.2~1.5萬美金。

私人包機在台灣有兩大市場,一是已將工廠轉往泰國、越南、柬埔寨或印度的企業,搭私人飛機可快速巡廠;二是疫後有錢人的思維改變,願意花錢享受旅遊,包機可以短時間內去到不同地方旅遊,預估台灣市場有10~20萬人左右的商機。像是5天4夜日本遊,每天泡不一樣的溫泉或是每天到不同高爾夫球場揮桿,搭乘飛機一站一站停留,深入一般自由行或團體行程無法到的地方跟旅遊方式。
(本文由受訪者口述,記者唐偉展整理)

沅星航空執行長
盧浩智

【TTN旅報1299-1300期, 2023/5/22 出刊, 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