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客來台市場萎縮.業者如何轉型系列⑤】旅遊生意不急一時 比的是氣長

購物店和飯店 老闆要直接掌控才有好利潤

操作大陸旅客來台市場不過最近這1年半,不但進入晚,此時市場也不若剛開放時的收益好;能有機會切入市場,靠的還是幾位旅遊業前輩們,眼見利潤不若往年,在決定去花東經營飯店時,主動將人員以及人脈轉給卓越。

以陸客觀光團為主 每月維持百團
520後收客減緩 台灣簽證速度增快

卓越旅行社總經理黃文卿表示,卓越接待的是一般大陸觀光旅遊團,520前平均每個月都有150〜200團,目前兩岸關係出現瓶頸,卓越每個月平均還有近百團,不過也等於夭折了一半,這是事實。

卓越接陸客成本臨界點控制在每人每晚30~40美金,雖然團費低,但不殺雞取卵、不做零團費;服務獲得肯定,除了旅遊團外,也開始接待一些學術交流團。

客源區域上,主要在陝西、東北、雲南以及湖北等省分的旅遊團;黃文卿坦言,目前收客確實比較慢,但也因此,台灣移民署的發證更為迅速、不像之前會出現塞車狀況,有的時候證件在1個工作天就辦下來了。

黃文卿分析,現階段大陸旅客不來台,除了政治因素,也有不少是自己不想來台灣;畢竟網路無國界,台灣很多對大陸不友善的言論、攻擊,以及火燒車事件造成的台灣旅遊不安全感,這方面大陸人民還是有自主意思的。


▍陸團減少最難轉型的是購物站
東南亞團來台天數和陸團一樣 但不去墾丁

轉型是必須的,轉型的過程中,旅行社也要協助合作最緊密的合作夥伴一起轉型;現在團少,供需失調,在大家搶新市場的壓力下,車輛、飯店都自動降價了。

遊覽車費用下調,湧入到國旅以及接送車市場;最難轉的其實是購物店,因為是跟著大陸環島行程、全台沿途開店,一旦陸客減少勢必受傷,預計店家規模萎縮、店家數也會減少,很多購物店已經是做一天休一天。

對正規旅行社來說,壓力肯定比遊覽車、飯店、購物店都小,只要轉向就行了。
也因為卓越經營的Outbound市場就是鎖定東南亞,此時當政府推動南向政策時,卓越順勢開始接待越南、柬埔寨等來台旅客。黃文卿分析,無論是越南或柬埔寨,專業導遊不夠多是很大的問題,目前只能先尋求外籍人士協助導遊翻譯應急。

行程安排上,由於東南亞國家對於民眾出國沒有很開放,所以民眾一次出遊都安排長天數的產品;7天的旅遊團,規劃台北—野柳—九份—宜蘭—花蓮—太魯閣—台東—高雄—日月潭,再回到台北,與大陸團的行程差異不大,只是沒去墾丁;團體用餐與大陸團使用的差不多,飯店也都是4星級左右。

在購物的部分,如果是東南亞華僑團,喜好度會類似大陸團,也會買藥妝,因喜愛甜食,所以糕點餅乾類也賣得很好。


▍陸團少了 反而可以要求品質
不要過度依賴購物店佣金貼補團費

早期開放陸客來台,是只要有關係就可以接到團、做到生意,獲利可觀;對於後期新進市場的旅行同業來說,由於沒有經歷過早期可以藉由購物大筆進帳,也就沒有過分期待,反而會循市場現況正當經營。

黃文卿強調,大陸團量少了,正好可以要求、提升品質;目前不少大陸團會要求環島遊要住5星級酒店,東部也要住溫泉飯店;以往來台陸客團量大,大家互相殺價搶客、想的是如何藉由購物佣金大筆入帳;目前團量少了,適時的檢視與評估,反而可以要求質,業者自然也就不再過分依賴購物佣金來彌補團費。

值得思考的是,某些大陸線業者本來專業以及人脈就不在東南亞,要他們轉向談何容易;好在當初經營大陸來台灣的業者,有不少還是沒有放棄原來的台灣Outbound大陸業務;也因為專業、人脈以及能力還在,現階段只是將公司業務比例又拉回以Outbound大陸為主,等待市場有機會再恢復。

市場會循環,一旦兩岸關係和緩,比的是氣長;要能長遠經營市場,黃文卿強烈建議同業未來經營陸客來台時應該注意兩點。

經營者一定要親自與購物店接洽合作,自己聯繫業者,不要任意讓員工去碰觸到這一塊;畢竟這中間有太多利益牽扯,員工因為被利誘而做出傷害公司的事件屢見不鮮,自然會影響公司運作。第二,合作的是飯店而不是訂房中心,業者要直接與飯店洽談長期合作的契約,也都要求開發票收據。

黃文卿指出,以上兩個區塊利益複雜,很多同業都交給總管去打理,雖然難免會有一些小回扣交給窗口,但累積的量一旦過大就越複雜,平時小利益累積成大佣金,一旦市場突然萎縮,這些原本該進公司的收入卻收不到,將是壓垮公司的最後一根稻草。(TTN旅報95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