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有兩個地方,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人類反璞歸真的典範」,一個是西藏,另一個就是貴州的黔東南州。走吧!一起來到黔東南探尋最真實的生活方式、感受古老的民族風情和原始的自然風光,走入村寨了解民族文化,聽一場侗族大歌、享一席長桌佳餚,用你的雙腳丈量黔東南、用雙手體會造物之美,在原生態的村寨間感受非同一般的文化盛宴!
( 文=李沄臻 圖片提供=TTN圖庫、貴州旅發委官方微信 )

深山裡的那戶人家
大利侗寨
聆聽世上聲調最多的語言
大利侗寨位於貴州省榕江縣栽麻鄉,始建於明代,距縣城23公里,居住著300多戶人家,1,000多人口,是著名的「侗族大歌之鄉」侗語和苗語至今在黔東南的這些村寨還是非常普遍的,而現今的侗語便是以貴州榕江話為侗族的標準音。
侗族的聲調之多,演變之大,全球罕見,據說目前為止,世界上聲調最多的語言。不難聯想,悠長婉轉,又不失雄偉豪邁度的聲部千人侗族大歌,為何擁有如此震撼人心的魅力。
大利侗寨景致更是難以比擬。進寨及寨中道路皆為青石、整潔乾淨。村寨四周古木蔥鬱,古楠木樹多達400多株,整個寨子就藏在峰巒疊嶂的大山,猶如世外桃源般。

黃崗侗寨
黔東南最古老的原始部落
黃崗侗寨可能不是最漂亮的侗寨,但卻保持了侗族的生活傳統。黃崗侗寨是黔東南最古老的原始村落,這裡的侗族人,帶著銀製的飾品,穿侗衣、住木樓、唱侗歌。
種地不施化肥,鯉魚游在稻田,收割不用鐮刀,舂米還是用人工,是仍舊耕種糯稻的原生態村落。這是一座沒有年輕人的村寨,一路走過去,見到的除了老人就是小孩,整個村寨都是他們的遊樂場。
西江千戶苗寨
地球上最大的苗寨
西江千戶苗寨以醇厚的人與質樸的自然和平共存,吸引成千上萬旅客趨之若鶩。千戶苗寨是一個保存苗族「原始生態」文化完整的地方,由10餘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成片,是目前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千戶苗寨也是領略和認識中國苗族漫長歷史與發展之地,一座露天的民族文化博物館,展覽著一部苗族發展史詩。體驗少數民族的特色手工藝,刺繡、蠟染、侗族大歌,西江千戶苗寨是一首充滿生命力的讚歌。

深山裡的藝術之美
侗族織布-瀕臨失傳的一抹藍
藍靛印染,是貴州侗寨中,瀕臨消逝的一抹藍。在青山環繞的古村落-大利侗寨,藍靛印染早已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在侗族人眼中看來,這是與種植稻米、醃魚同樣重要的事。
在這個快時尚當道的時代,許多侗族婦女仍願意不願意花費大量時間製作著深色的光滑布料。布料須經侗族需經過織、擰、擦、錘的,才能被用來製成傳統的侗族棉質服飾,而女性的深藍色服飾妝點著五彩花朵,男性服飾則只用靛藍色純色布料。而對從小聽著織布機聲音長大的侗族人來說,每家的織布機就像耕牛一樣重要。
[人革]家蠟染-寧靜的工匠之心
蠟染,古稱「蠟纈」,是民間的一種用蠟作為防染材料,進行防染的傳統印染工藝。而[人革]家蠟染與其他民族的蠟染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也有它獨特的一面。[人革]家蠟染幾乎自成一體制,主要是以雙線繪圖,對稱工整,誇張合理。[人革]家蠟染的圖案多以太陽為中心,其他如鳥獸、星辰、花朵紋線圍繞太陽為中心而成,顯現萬物生長靠太陽的藝術理念。
過去,在[人革]家村寨裡,大凡從七、八歲的小姑娘到高齡的老太太,都會繪製蠟染。[人革]家蠟染不用在布料上先打草稿,多靠老祖宗留下來的圖案。蠟刀沾著蜜蠟,在布料上行如流水般的滑動,意見作品信手而成。
侗族大歌-世界水準的美妙樂音
侗族大歌是一種無伴奏、無指揮的多聲部合唱,是一種原生態的音樂藝術形式,主要流傳於黔東南黎平、從江和榕江南部的侗族聚居區。
2009年,侗族大歌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被認為是「清泉般閃亮的音樂,掠過古夢邊緣的旋律」。
而侗族大歌最美好的場景大約是這樣:在小溪穿寨而過,青山掩蓋下的黑瓦木屋中,家家灶頭飄起裊裊炊煙。山間勞作歸來的少男少女們,他們此刻內心飽含的情感,在彼刻迸發,化作一曲一曲的大歌,歌聲繚繞在寨子中間,而後散發在侗鄉的青空里。
吃新節-祈求秋天豐收的慶典
吃新節也叫做「新禾節」,是少數民族地區為了祈福秋天豐收而舉行的節日。節日前,人們都精心把自己的牛和馬餵得身肥體壯;姑娘們則繡好美麗的衣裙、飄帶,備好銀花首飾,小伙子們則忙於修整很添置蘆笙。
吃新節的傳統習俗是這一天要吃魚,所以人們準備的豐盛大餐裡一定會有魚肉。除了魚,餐桌上也會有侗族經典美食血紅、牛癟等。平時只有人車出沒的街道,在節日早晨搖身一變熱鬧的菜市場,買賣各種雞鴨魚牛肉,非常熱鬧。

深山裡的舌尖美味
▎酸湯魚
貴州必嘗好滋味
因為氣候濕熱的關係,貴州人不僅嗜辣也嗜酸,夏天顯得特別開胃,而酸湯魚(見上圖上)就是貴州苗族獨有的一道特色料理,又以凱里最為有名。
酸湯以燒開的米泔水釀製而成,上等的酸湯曾為白色,清酸湯胃酸而清香,另加上用西紅柿泡製的紅酸湯,味道就更加完美了,魚多為鯉魚,肉質鮮美。酸湯魚入口酸味鮮美、辣勁十足,令人胃口大開,若來到黔東南沒吃上一鍋酸湯魚,等於白跑了一趟黔東南。
▎侗族長桌宴
最隆重的待客禮
長桌宴是侗族最隆重的待客禮,尊敬的客人來到侗寨後,有的因為逗留時間短,無法到各家各戶就餐,各家便會擺上長板桌,端出米酒、醃魚、醃肉,拼菜成席,共同款待客人。
▎醃魚
侗家傳統名食
醃魚是侗族家庭少不了的特殊食物,其製作的時節多在寒露至霜降這段時間。
純香肉脆、味酸回甜的侗家醃魚,是侗族最具特色的風味食品。貴州省把侗家醃魚列入少數民族特色旅遊產品開發,博得各方賓客的讚揚。
【TTN105期, 2018/8/27出刊, P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