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萊服務團隊。。。 | ||
---|---|---|
👉🏿 | 僑益 ~羅仁宏 | 👈🏿 |
原訂應在5月舉辦的台北市旅行公會理監事改選,在全台進入新冠疫情3級警戒,加上疫情尚不明朗,整個改選程序預計將推遲到第4季。
正值旅行業存亡危機之際,三組候選團隊依舊秉持參選初心持續關心業界動態。為此,本期旅報從三組團隊中各邀請2位中生代或新生代成員,暢談他所觀察的旅行業現況以及未來可轉型方向,並提出對於參選台北市旅行公會的理念及期待。
提供同業免費的 電商平台及資料後台 |
---|
從事旅遊業至今已經26年,一直從事國民旅遊,擔任國民旅遊發展協會副理事長、5屆的台北市公會國旅遊委員會幹部。
隨著疫情的發展起起伏伏,台灣從防疫模範生到現在陷入困境,旅行業者不管原本是做出境或入境旅遊都一樣,除了降低成本、把辦公室遷到商務中心,更多是斜槓開始異業結合賣商品。
政府單位雖祭出各種補助計畫,但如杯水車薪的補助方案恐怕只是救的了一時卻救不了太久。如何讓旅遊業者維持最低營運、開始做轉型培訓,更重要的是能計畫性的去改變台灣旅遊基本生態,或許在這當下,「去蕪存菁的自然淘汰」也是一種方式,留下真正體質好的旅行社。
疫情後旅遊業生態會有重大的改變,消費者對於非民生必要支出的旅遊費用會更謹慎。而旅遊業者本身將是大者恆大,如綜合旅行社或量販式旅行社,因為量體大、壓低成本,產品豐富,加上大量的行銷跟廣告預算;小型旅行社則會走向精緻、客製化、主題性或者個人專屬經紀型旅遊顧問。
旅遊業應該如何繼續經營﹖在消費者旅遊型態改變之後,未來旅遊模式會改成小眾,甚至是個人獨立式、私密式旅遊,不再是觀光景點式的走馬看花,盡量避免與陌生人及群聚接觸的方式,甚至挑選單一定點停留更久的時間,以度假的方式取代原本的旅遊模式。
而業者設計旅遊產品,應捨棄熱門、著名和人多必去的景點,可以自行創造新景點,或者以活動代替,本質上,其內容無論在包裝或行銷都必須走向獨特主題。
目前很多旅行社所謂的斜槓轉型,但本質還是很想回歸到旅遊業,而旅遊業的轉型不是只有光靠旅遊業本身自己,更需要國家機器公部門如觀光局的介入輔導、法規法條的協助。讓旅遊業者能夠走向更專業規範,將申請成立旅行社入門檻拉高,讓旅遊業從業人員也能經過篩選,甚至通過國家考試,一起提升塑造旅行業專業有價值、服務有價值的形象。
對台北市旅行公會的期待:
【1】.提供同業一個免費的電商平台及後台,供台北市旅行社運用上架、廣告及金流的履責及背書。
【2】.提供免費法律諮詢服務。
【3】.開立各種教育訓練課程持續不間斷。
【4】.提供在地產業媒合交流踩線活動。
【5】.輔導會員公司e化、產業升級。
【6】.制定飯店及旅行社的旅遊制式化合約。
【7】.修改現行國民旅遊制式化合約內容。
【TTN旅報1195-1203期, 2021/7/12 出刊, P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