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刻旅行】布局新市場 先結合新科技 觀光旅遊業者 請勇敢踏出數位轉型第一步!

【上圖】時刻旅行執行長李勁葦。【下圖】使用VR旅遊可沈浸在另一個世界。

遇上新冠疫情,無論觀光產業、旅宿業都大受影響,但此同時也正是導入新科技,滿足消費者體驗的最佳時刻。
隨著AI人工智慧及大數據運算不斷應用在日常生活,國際上,Google、亞馬遜、蘋果、小米等科技大廠從不同角度切入市場運用,而台灣觀光產業鏈也正接收新創公司的智慧衝擊。

像是aiello犀動智能,從語意解析將AI語音助理打造成專業飯店智慧音箱;Beseye雲守護,從安全攝影機的人工智慧影像分析來優化商家營運模式;又或是時刻旅行TripMoment,專注在發展推廣虛擬實境VR旅行的可能,都是本期旅報想與業界朋友們分享將數位科技運用在觀光產業的實例。

透過VR科技串聯虛擬實境
時刻旅行 讓旅遊行程可先數位體驗

2014年,facebook以20億美元買下虛擬實境公司Oculus VR,在台灣,TripMoment時刻旅行透過VR科技,希望改變旅行產業的行程銷售。2019年還在台北東區打造超過百坪的「TripMoment VR時刻旅行樂園」,讓消費者能夠親身體驗VR旅行的樂趣。

時刻旅行是在台灣投入VR領域最早的團隊之一,特別是對於VR用在旅行的工法思維理解。時刻旅行執行長李勁葦指出,雖走在市場前端,但台灣旅遊業大環境還跟不上創新步伐,尤其2020年遇到新冠疫情、國境短期內無法全面開放,民眾無法實際出國,加上線下設立VR體驗實體店成本過高,「TripMoment VR時刻旅行樂園」決定另規劃營運項目,預計在6月下旬重新開業。

拓展線下實體店遇到困境,李勁葦並不認為VR旅遊就此停滯,只能說起步走得太快,遇上疫情後需要重新調整方向。他期待VR科技技術的日益成熟和網路新媒體生態的完善,為產業帶來嶄新變革。

把VR旅行作為低消費、高頻次娛樂

預估全球在2024~2025年才有機會回到國際間自由往返的日子(但也可能回不去),重啟國際旅遊後,機票以及飯店住宿等費用調漲,直接影響民眾出國旅遊次數。此時正是國旅以及台灣在地業者升級數位體驗的最好時機點,以往製作一套VR影片因為需要客製化,投入成本高,隨著科技進展,針對旅遊業的需求已設計出模組化的規格可以降低成本。

李勁葦分析,旅行其實是一個「低頻次、高消費的產品,卻沒有辦法試用」,這是旅行業的痛點;提早運用VR布局可以幫助業者建立在消費者心中的信任感。VR能夠是真實旅程的替代品,「它就是一個旅行的娛樂體驗,把VR旅行作為一個低消費、高頻次的娛樂去提供給消費者。」為許多不論是身體狀況或是經濟狀況不允許的消費者,提供一種全新的娛樂體驗。

10分鐘精華 體驗旅程重點

他建議各國內外觀光旅遊局此時可以先經營VR旅遊頻道,相對YouTube,VR是更自然不做作的體驗,觀光旅遊局除了在台灣內部宣傳,還可以藉著VR平台推廣到海外做外宣。VR線上體驗虛擬旅遊,有節目臨場感還深具知識性、娛樂性以及互動感,對觀光旅遊局來說可以是一系列的推廣方式之一,更是旅客尚未到達目的地前的先行體驗。

影音給人的刺激已不夠強烈,既然無法出國,觀看影片就激不起興趣;VR不一樣,可以身歷其境體驗目的地旅遊,打破地理限制、隨時可沉浸在另一個世界。VR就像預告片,把2小時的電影分成5~6個單元、濃縮成10分鐘精華,讓消費者短暫體驗這趟旅程的重點。而這群小眾消費者在體驗過後還有機會幫忙行銷宣傳。

模組化後 一支影片製作成本10萬元內

近年VR軟硬體設備越趨先進,以FB的Oculus Quest 2來說,2020年預估全球熱銷500萬台以上;Oculus Quest 2內建安卓系統、各種影片隨時更新上架,不用連電腦就可以運用,穩定使用2年以上不是問題。而製作VR的攝影機Insta360也很容易購買(約台幣1萬元);以往製作高規格影片一支在20~30萬元以上,現在套上模組化的旅遊消費級產品,只要5~10萬元之間,是真的可以幫助觀光旅遊業者行銷的新科技。

簡單來說,時刻旅行專注在「更快、更便宜、更有效」,因為模組化了,只要2~3天就可製作出一套專屬影片;以前需要一個團隊拍攝,一支影片花費20~30萬元,現在只要一個人拿輕便的Insta360拍攝,成本3~4萬元,加上軟硬體進步,更能有效的進行體驗。
使用VR 讓消費者做到某程度「試去」

李勁葦指出,一直以來旅行銷售的「體驗」太難去表達,「消費者完全沒有辦法在購買前先行體驗商品」,而VR可以做到某種程度的「試去」;藉由VR這個工具的體驗、客製化行程,帶旅客前往旅行社精心設計的地方,如此才能有機會用「體驗價值」去說服旅客。對於推廣旅遊目的地的觀光單位來說,先期投入製作除了可以用最新技術協助宣傳,相信在網路聲量上也能暫居優勢。

目前VR推廣上的難題,在於旅行業者對於新科技的接受度普遍不高。李勁葦表示,對年輕人來說,生活上已認知有VR、AR、AI,這是很理所當然知道的體驗方式以及科技,但傳統旅遊業者還無法跟上。

初步建議供應端先提出需求,包括各國(各縣市)觀光旅遊局以及渡假飯店,尤其重大國際賽事(例如東京奧運)等都可以先採用;無論是旅遊行程或是賽事、觀光地體驗,都可以永久保存、歷史重新回顧與體驗,而文史工作者未來還能從VR上找資料。甚至觀光科系學校課程內容也可以運用虛擬體驗設計行程來進行。


【TTN旅報1191-94期, 2021/5/10 出刊, P14】


【aiello犀動智能】布局新市場 先結合新科技 觀光旅遊業者 請勇敢踏出數位轉型第一步!

【雲守護安控】布局新市場 先結合新科技 觀光旅遊業者 請勇敢踏出數位轉型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