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航.ANA.星悅.新航.大韓】帶你掌握2023年航空公司 最新復甦動態!

日本航空台灣營業處 處長王富民

本期特別報導,採訪包括台灣國籍、國際籍及兩岸等主力航空公司,除分析大環境變數 亦提出各自航空公司現有航網恢復狀況,以及未來與業者合作的模式,讓業者可以從中找出屬於自己的獲利方程式。

日本航空
冬季班表前僅維持東京每日3班運能

2019年台日互訪約有700萬人次,其中近500萬為台灣訪日,兩地的互訪比例一直以來都呈現失衡狀態,現階段日本人因為國內旅遊補助尚未結束,海外旅遊意願低,今年失衡狀況會更嚴重,有鑑於此,集團對於重啟台日航線的計畫會較為保守。

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IATA)評估,航空業要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最快要到2024年底,甚至要到2025年。以日本來說,疫情期間觀光產業人才大量流失,不只是航空公司面臨人力不足,飯店人力也相當吃緊,需要時間補上缺口,現在若急著追求接待量,恐怕產生客訴。

日本航空2019年在台日航線上每天提供8個航班,疫情後先暫停高雄出發的航班,台北目前先恢復「松山-羽田」每日2班、「桃園-成田」每日1班,並均以波音787中型機型執飛,原大阪、名古屋航班持續觀望至冬季班表前。台日航線都在陸續恢復中,不過目前看來以FIT需求較強,一般制式的團體攬客壓力大,而客製化的小團體需求有增加。對此,日航除一般團體旅遊5天的機位規劃,透過日航系統,業者可彈性操作6~8天的小團體。

北美市場因為商務需求強,目前已恢復飛往紐約、洛杉磯、波士頓、達拉斯等航線。今年3月將與跨太平洋合作夥伴(Pacific Joint Business, PJB)美國航空在台灣北中南三地舉辦說明會,持續與業者分享北美線的飛航優勢。(文、攝影=魏苑玲)


ANA台灣分公司 總經理滿田榮一郎
ANA 航空
松山-羽田DailyX2 目標是放大機型

自2022年10月解封以來,台日商務出現爆發性的需求,ANA自12月起以A320neo小機型恢復「松山-羽田」每日2班,希望日本商務來台需求可持續維持;此外,回應業者需求,計畫自3∕26起將1班「松山-羽田」航班放大以波音787執飛,提供240個座位,擴大休閒旅遊的操作空間。在烏俄戰爭及兩岸政策的情勢影響下,歐洲與中國恢復較慢,整體市場預期可回復到疫情前的7成。

從台灣出發航班來看,東京依然是很熱門的航點,而ANA有日本強大的國內線,其中札幌是一次轉機的首選,因地緣關係,東北也是相當熱門的選項。

因應整體商務差旅需求回溫,首先在北美方面原在成田機場起降轉回羽田機場,包括西雅圖、溫哥華、休士頓、華盛頓DC;此外,透過北美地區共同事業合作夥伴(Joint Venture, JV)美國聯合航空的合作可當天轉機前往洛杉磯、舊金山 紐約、夏威夷,是2023年北美市場的推廣重點。

在亞洲及大洋洲部分,東南亞整體表現佳,看好南半球市場,雪梨會恢復到每天2班,冬季班表起再復飛「成田-伯斯」航班。

行銷推廣上以加強與直客溝通,同業部分則會舉辦開票活動,促進開票量。並與日本各單位合作推廣日本觀光,與企業客戶、團體業者等一起努力提升載客率。2月開始每月不定期針對會員推出「Hello Blue Sale」快閃促銷活動,7,200元起,維持市場熱度。(文、攝影=魏苑玲)


總代理雍利企業 總經理楊莉莉
星悅航空
2023年班表缺席 可機動性洽談包機

自台日相繼解封以來,各界紛紛看好日本市場的復甦力道,特別是針對解封後的第一個寒假∕春節,更是十分看好,不過從整體市場表現來看,目前所謂的報復性旅遊並沒有反映在日本各線,主要還是在商務以及自由行的旅客,且多集中在「東京、大阪,」除了東京、大阪一位難求,團體市場賣壓沉重的局面。

星悅航空(Starflyer)針對寒假∕春節假期與旅行社合作於2023年1∕15、1∕20(小年夜)、1∕25(初四)、1∕30、2∕4、2∕9出發的「台北-北九州」包機,儘管年假已結束,最後一班包機也在大家的努力下以100%搭載率完售,但過程可說相當驚險。

星悅航空在疫情之前陸續展開購機計畫、拓展事業版圖,欲開始拓展國際航線,國際線開航沒多久便遇到疫情,期間星悅航空出售兩架飛機。如今疫情趨緩,公司的政策也是先把有限的運能轉向可短期間看到獲利的國內航線,再加上地方機場面臨機場人力不足、地面代理等問題,地方的飯店人力也吃緊,短期內均尚無法回復至疫情前的接待水準,種種因素考量下,星悅航空不得不在今年的夏季班表缺席。

星悅航空總部在北九州,疫情之前有「台北-北九州」、「台北-名古屋」兩條定期航線,未來將先鎖定北九州為發展重點,並與鄰近的山口縣觀光做串聯。雖然短期之內未能有定期航班,但台灣業者若提出於北九州包機的需求,將盡可能爭取「黑飛機」再次抵台。(文、攝影=魏苑玲)


新加坡航空台灣分公司 總經理蔡建華
新加坡航空
載客率創歷史新高 5月底「台北-新加坡」增至每日2班

新加坡在去年宣布4月解除疫情管制,使得新航與亞洲其他航空公司相比能更早行動,目前運能已經恢復到2019年的8成,2022年12月份的平均載客率為89.1%,更是創下新航集團有史以來的新高。2023年的首要目標就是恢復航點,建立旅遊業信心,截至今年2月,新航集團的客運網路已包含36個國家;共計113個航點(新航77個航點、酷航58個航點),除此之外,新航也積極招募新血加入,期待能夠盡速解決人力不足的問題。

|| 搭配酷航資源共享
  期盼中國市場盡速回歸 ||

中國也是新航非常重要的市場,2023年會特別關注其發展動態,新航集團在中國的布局可大致區分成兩大方向,新加坡航空將會負責中國一線城市的主力運輸,如北京、上海、香港、廈門、深圳、重慶、成都,其餘二線城市將會交由酷航負責。中國在近期宣布解封後,各地機場目前仍遇上各種問題,距離恢復還需要一段時間,但各種跡象都顯示,航空業正在往好的方向邁進,目前正竭盡所能地提高運量,至於「台北-新加坡」之間的航班也會隨著時間逐步調升,預計在今年夏季就可以回歸至疫情前的班次;3/26新加坡-台北的航班將從原先的一週7班增加至一週10班,並在5∕31增加至每日2班。

|| 團體旅遊看好歐美市場
  提升機上軟硬體瞄準商務客 ||

疫情對航空公司的影響已在逐漸恢復當中,新航非常看好2023年旅遊業的發展,預計接下來也會和各國旅遊局合作,針對FIT市場加強宣傳;至於團客市場,預計推廣更多的歐洲航線。新加坡機場作為亞洲的重要中繼站,有許多歐美航線在此轉機,因此台灣許多經營歐美Outbound的旅行社也和新航攜手,重建疫後旅遊經濟。除了旅遊市場外,商務差旅的乘客也是新航的一大客源,從今年2月起擴大機上免費Wi-Fi服務,針對頭等艙及商務艙乘客提供不限流量的機上網路,其他艙等乘客只需加入會員也能享有限時網路服務。(文、攝影=吳紹瑜)


大韓航空台北分公司 總經理徐旼廷
大韓航空
台韓運能漸回到疫前 歐洲新增布達佩斯航點

全球經濟環境不佳、整體氣氛仍不安定,航空公司評估市場需求同時尋求各種機會。整體而言,歐美市場已開始成長,亞洲則較為停滯。

雖然現在亞洲需求未完全回復,但仍有相對大的成長空間。大韓航空因為擁有眾多亞洲航線,待市場恢復時便可搶佔先機;在北美航線與達美航空為共同合作夥伴(Joint Venture, JV),在跨太平洋航線上有競爭優勢;公司接下來也將陸續引進更環保的新機型,預計在2028年前接收90架新飛機,其中包括A321neo、B737-8、B787等更高效能的新機型。另一方面,與韓亞航空的合併案也正在推進中,合併後將朝全球前10大航空公司邁進。

|| 強化歐洲布局 調整符合台灣市場航班 ||

歐洲一直是大韓航空的強項。擁有「巴黎、法蘭克福、倫敦、蘇黎世、阿姆斯特丹、羅馬、米蘭、維也納、馬德里、巴塞隆納」等航線,疫情期間雖僅維持法蘭克福、巴黎、倫敦,但自去年開始,陸續恢復巴塞隆納、維也納,今年再復航布拉格、馬德里、蘇黎世。因應韓企強大需求,2022年10月新增匈牙利布達佩斯航線。目前台灣出發前往歐洲航班的接機時間較不理想,大韓航空將視台灣市場需求爭取調整航班,讓台灣旅客可以更加便利地前往目的地。

大韓航空目前以每天1班A380執飛「台北-首爾」航線,2∕17起增飛第2班,夏季班表起「台北-釜山」航線預計恢復每日1班,屆時台灣市場運能將恢復至疫情前規模。

截至2月為止,大韓航空「最大乘客飛航公里」(ASK,Available Seat Kilometer,即最大運能)已回復至疫情前的67%,2023年朝航班供應正常化努力。為了達成目標,在機場地勤、飛機維修等方面都正在加緊檢查,期望加快復甦的腳步。

疫情發生以來,大韓航空除了短暫停航兩個月,2020年5月即復飛台韓航線,協助運送疫苗、快篩試劑,協助台灣穩定控制疫情。即使任務艱難也會持續飛行,大韓航空會持續提供台灣旅客更方便的航班,為台韓交流再盡一份心力。

此外,大韓航空擁有許多如蒙古、美國拉斯維加斯等台灣沒有直飛的特殊航點。旅行社若對產品銷售有任何需求,都可提出討論。大韓航空希望與台灣其他航空公司的商品做出差異化,提供旅客更多元的旅遊選擇。(文、攝影=魏苑玲)


【TTN旅報1282-1286期, 2023/2/13 出刊, P16-17】


【華航.虎航】帶你掌握2023年航空公司 最新復甦動態!

【長榮.星宇】帶你掌握2023年航空公司 最新復甦動態!

【南航.廈航.東航】逆境之中求生存 陸航疾呼:儘快解除大陸旅遊禁團令、開放更多直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