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延燒至今已逾一年,儘管政府已開放疫苗施打,卻傳出有多名華航機組員確診,嚴重打擊航空業者的士氣。然而,當外界用高標準檢視航空從業人員的同時,也應理解這份工作的特殊性,目前航空客運市場幾乎停擺,航空貨運持續暢旺,各界要給航空業界多一些鼓勵與支持。
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規定,從今年4月15日起,國籍航空機組員執飛長程航班須採取3天居家檢疫(結束當日核酸檢驗陰性),再加上11天自主健康管理;執行當天往返的短程航班則須14天的自主健康管理。若已完成兩劑疫苗接種滿兩週後,執行長程航班須7天自主管理,結束當日檢驗通過即解除;短程航班則免自主健康管理。不過華航陸續發生多名機師與空服員確診,引發各界關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5月4日召集相關單位開會決定,華航機組員執飛長程航班後,居家檢疫時間從3天延長為5天,自主健康管理則從11天縮短為9天。華航也表示將全力配合政府的規定,畢竟作為防疫團隊的一員,航空公司所能做的就是積極落實防疫。
疫情爆發以來,政府採取嚴格的邊境管制,航空產業大受影響,我國兩大國籍航空因航空貨運的需求高,得以持續維持航空貨運的運作。但國籍航空的機組員有其職業的特殊性,加上機隊不同,排班的複雜度更高,不僅要符合防疫規定,還要遵守民航局對於機組員飛時的規範,外界除了高標準檢視,更應了解航空業的特性。
台灣國內的經濟活動得以正常運作,國籍航空公司扮演著重要角色,在航空客運量不見起色的同時,航空貨運的表現堪稱一枝獨秀,成為業者最重要的收入來源。民航局的統計資料顯示,今年1到3月國籍航空公司的貨運量達到68萬公噸,其中華航佔比超過6成、長榮則有3成,其他航空公司的比例不到1成,可見貨運對兩大國籍航空公司相當重要。
航空公司機組員自知為高接觸風險者,接種疫苗意願高,各航空公司也積極安排接種,據統計,華航和長榮的機師接種疫苗比例已接近3成,除了機師,有不少空服員為了疫情趨緩後,航班能夠陸續恢復正常,都已接種疫苗或已預約施打日期。航空從業人員都理解接種疫苗為最具成本效益的傳染病防治措施,可以預見的是,防護網建立之後,當政府宣布國境開放,業者就能盡早因應與準備妥當。
【TTN旅報1191-94期, 2021/5/10 出刊, 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