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身為「台灣西部走廊新都心、雲嘉南觀光休閒消費中心」,黃敏惠自2018年第三度就任嘉義市長以來不斷加緊建設,藉由新舊融合,將這座擁有300年豐厚歷史文化與人文底蘊的城市推向國際。像是2020年首次舉辦「光織影舞-光影藝術展」,成功創造嘉義市夜間觀光亮點;「2021台灣設計展」在嘉義市,更吸引超過200萬人次參訪。
除了觀光客群的改變以及景點多樣化,民間企業看好嘉義市觀光旅遊市場及消費能力,持續加碼投資嘉義市,如in89豪華影城、全球首間「IKEA Hej行動商店」都選在嘉義市,就是最佳實證。
「觀光就是體驗經濟,有賴真心服務與真情接待」。嘉義市面積小人少、8成從事服務業,但嘉義市民友善、具人文特質,是座很有故事的城市。
從2018年上任3年多以來,黃敏惠認為,嘉義市在觀光發展中有很大的改變,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觀光客群改變」:到嘉義市觀光族群從以往的團客為主,如今轉變為以「自由行散客」為主,尤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到嘉義市旅遊。而為什麼有這麼多年輕、親子等族群喜歡來嘉旅遊,歸根究柢,就在於嘉義市有吸引人的多樣化景點。

✨ 木都2.0 文化新絲路
串起文化、美學、生活、產業
嘉義市建城3百多年所累積的文化底蘊,就是嘉義市最重要的優勢。黃敏惠細數,早期阿里山鐵道除了運來源源不絕的木材,更帶動嘉義市工業發展及基礎建設,經濟繁榮後,人民重視藝文與教育,奠基豐厚的文化底蘊。
而在歷經50年木都風華成為嘉南平原重鎮後,擁有超過6,000棟木造建築,為珍視這個歷史所積累的品牌價值,從2014年「舊屋力補助(台語足有力)計畫」、2015年舊監宿舍區的「以修代租」、2017年「重現木都再造歷史現場計畫」、2020年「老屋卸妝計畫」皆是以邁向木都2.0、喚醒城市木造DNA的實質構想與具體工作。

實驗木場 (提供=嘉義市政府)

【下圖】阿里山車庫園區 (提供=嘉義市政府)
嘉義市透過新舊融合、軟體內容創新與硬體空間再生方式,讓這些具有歷史價值的古蹟、歷史建築物能獲得新生,例如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變身成為嘉義市立美術館,是文青最喜歡的打卡熱點;嘉義舊監獄宿舍群成為實驗木場,作為木業產業的發展基地。讓這座城市變得更不一樣 旅客在嘉義市街道巷弄散步,不經意就會遇到特色老屋餐廳∕咖啡廳。
值得一提的是,在既有的歷史文化脈絡上,嘉義市還規劃出「文化新絲路」,串聯市立美術館、嘉義文創園區、嘉義製材所、市立博物館、北門驛、檜意森活村、獄政博物館、百年嘉義公園及蘭潭等特色亮點,把嘉義市最具城市代表性的木都產業、最富文化深度的畫都、管樂之都藝文軸帶及自然與人文兼具的園區空間,都整合在一起,創造新美學、新經濟的文化軸帶。

【下圖】YouBike2.0 (提供=嘉義市政府)
✨ 小都市 大交通
友善觀光 搭乘雙B遊嘉
要讓旅客玩得便捷,最重要的就是良善的交通運輸。黃敏惠指出,嘉義市人口約27萬,城市面積不大,為建構符合現代潮流、既時尚又環保的大眾運輸,特別打造雙B(電動巴士+YouBike)旅遊。不但在2020年,成為全台唯一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的城市;此外,自2020年12/15啟用營運至今的YouBike 2.0公共自行車系統,使用人次已將近120萬,更是全國首發YouBike 2.0E電輔車的城市。

✨ 盤點資源 跨區域合作
打造品牌亮點 引客駐留嘉義市
在疫期間能讓全台民眾聚焦嘉義市,除了基礎建設完善,還要歸功於行銷推廣的成功,黃敏惠從兩個角度分享:
一、「觀光圈政策」,嘉義市在地亮點的盤點與整合,是這兩年多來一直積極在做的事,但是單靠個別地方政府的力量遠遠不夠。所以嘉義市也樂見交通部推出「觀光圈」政策,就像交通部觀光局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成立235區域觀光發展產業聯盟,跨區域、跨縣市、跨平台、跨產業一起合作;像是在地協會及商家合作推出的「家鄉嘉箱」的好物行銷品牌,透過網路行銷讓遊客可以一次購入名店的精選組合;「臺味佇嘉」是藉由嘉義在地台語文的文化,結合嘉義市在地店家與阿里山相關旅宿業者,以母語文化連結產業觀光,如推出台語菜單,創造全新的旅遊體驗。
二、「串聯周邊縣市景點」,嘉義市透過串聯周邊縣市景點,進行觀光資源的結合:
1.山盟海誓我願意:黃敏惠指出,2019年與嘉義市觀光產業的業者一起到澎湖,在兩地城隍爺的見證下與澎湖縣政府簽訂「山盟海誓」觀光MOU,讓嘉義與澎湖在觀光、宗教、文化藝術方面的交流更加密切。
2.加入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由嘉義市、台中市、新竹縣、南投縣、苗栗縣、彰化縣、雲林縣共組的「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就交通建設、空汙環保、衛生安全、農業行銷、觀光旅遊、經濟發展等多項領域合作;2021年舉辦的「七城騎跡」記者會,就是呼應交通部觀光局年度旅遊主題,7縣市共同行銷自行車遊程,擴展中部觀光能量。
3.攜手故宮南院深化合作:透過「食宿遊購行」串聯故宮南院,增加旅客停留嘉義市住宿與消費的機會,創造雲嘉南地區的磁吸效應。
✨ 迎接疫後市場 再創產值新高
在地深度遊 遊「嘉」像回家
不斷建設也努力引客,黃敏惠正將嘉義市打造成一座品味生活的樂活城市,要把這座城市累積3百多年的文化底蘊,介紹給更多遊客,對此嘉義市政府進行六項施政方案。
1、推廣住宿樣態多元化:因應自由行及深度旅遊等多元旅遊風潮,2020年開放嘉義市區合法經營民宿,2022年更規劃推動「在『嘉』像在家」民宿推動計畫,希望年輕人返鄉,藉由創新、創意及創業來提供不同的旅遊住宿型態,並結合街區的其他店家提供深度旅遊,目前已有7家民宿合法登記。
2、旅遊亮點盤點及開拓:近年嘉義市立美術館落成啟用、市立博物館回歸、推出首座滑草場與星光溜滑梯、舊監宿舍群整建實驗木場完工、媲美韓劇場景的環市自行車啟用,執行中的新建嘉義市首座旅客服務中心、蘭潭觀光遊憩環境改善工程、百年嘉義公園改善工程、舊嘉義菸葉廠「公36」活化為青年空間及圖書館、舊市公所規劃為青年創業及文創空間,不斷推出觀光旅遊新亮點。
3、主題活動推廣:
(1)從大馬路到小巷弄:從「文化新絲路」的特色亮點,走進巷弄裡的老屋餐廳及咖啡廳。
(2)雙B旅遊:具現代潮流時尚的電動公車,全台首發「YouBike 2.0E」電輔車騎乘好輕鬆又優雅。
4、二通活化計畫:透過創造體驗經濟、輔導街區店家,讓二通(中正路)成為具有文化歷史與地方特色觀光體驗街區。
5、舉辦大型活動:2022年,嘉義市暑假期間規劃舉辦「科學168教育博覽會」;9月中秋連假有曾奪得國際大獎「2021美國MUSE國際設計大獎」最高榮譽鉑金獎的「光織影舞-光影藝術展」;12月則有已舉辦29屆的年度盛事「國際管樂節」,活動場場精彩。

【下圖】滑草場與星光溜滑梯 (提供=嘉義市政府)
6、智慧觀光:順應數位時代潮流,全新設計改版「嘉義市觀光旅遊網Travel in Chiayi City」,採響應式網頁設計,讓旅客能在旅程中,隨時使用手機搜尋利用,並提供多國語系服務。今年規劃導入智慧觀光科技,以旅客體驗為出發導向,運用虛擬實境(VR)技術,帶領旅客暢遊嘉義市熱門景點,身歷其境的視覺享受,另規劃多條特色建議遊程,提供旅客最佳的旅遊資訊及體驗。
將心比心 感同身受 | 全面紓困及振興 陪業者度難關 |
---|
黃敏惠強調,兩年多來受疫情影響,觀光產業衝擊最為嚴重,嘉義市提出不同面向的紓困及振興措施,要陪業者度過難關:
1、旅宿業者採購防疫物資補助:依照各旅宿業者的房間數分4個級距,提供2~8萬元不等的一次性補助經費,協助旅宿業者購置防疫相關物資設備,減少業者負擔。
2、安心旅遊加碼及團體旅遊補助:2020年配合交通部觀光局安心旅遊專案,嘉義市共推出兩次加碼,合計補助4,500萬元;2021年配搭中央振興五倍券發放商機,嘉義市推出團體旅遊補助方案,總經費2,000萬元。
3、消費金、嘉遊金及嘉倍券:2021年普發市民消費現金2,000元寫下全台唯一,外縣市遊客也可以持500元五倍券換1,000元「嘉倍券」、住宿再送600元「嘉遊金」、消費還可以抽汽車等大獎,讓外縣市民眾來嘉義市享受滿滿幸福旅遊經驗。
據統計,嘉義市府推出多項振興相關措施,自2021年國慶連假起每逢連假旅館一房難求,帶動旅宿業整體住房率約7成多,部分旅宿業更是接近9成以上,讓這波國旅熱潮延續到2022年農曆春節。
(撰文=唐偉展 攝影=吳東峻 圖片提供=嘉義市政府)
【 。。。嘉義市政府廣告。。。】 |
---|
【TTN旅報1236-1239期, 2022/3/14 出刊, P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