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因應重大疫情對觀光相關產業營運之影響,台灣旅遊交流協會分別針對協會所屬旅行社會員(及全台合法旅行社及分公司關係企業)以及台灣觀光旅館業從業人員規劃培訓計畫以及職能提昇轉型培訓班;旅行業以及旅館業從4/6~4/24分別規劃數班。
由於反應熱烈,旅行業共開2班(集思北科班+台北花園酒店班),每班計3梯次,每梯各80人,共480位學員;而旅館業有1班(晶華酒店班),3梯次,每梯次80人,共240位學員;另外還有晶華酒店企業專班80人(全部都是晶華酒店企業同仁,上滿15天、120小時),計80位學員。
總計3/30~4/22共有800位學員參與並完成台灣旅遊交流協會辦理的轉型培訓受訓課程。
正向理念與信心
提昇我國觀光 旅行 旅館業人才
台灣旅遊交流協會理事長賴瑟珍表示,希望透過此次「旅行業從業人員職能提升轉型培訓計畫」,能達成幾個目標:① 降低疫情衝擊與影響,為台灣旅遊產業再復甦作足充分準備;② 促進台灣觀光旅遊產業轉型升級、提升旅遊業從業人員專業素養;③ 配合觀光政策,結合數位行銷,維持企業正常運轉升級與推動;④ 建立從業人員正向理念與信心,確實增進台灣旅遊產業競爭力。
另外針對「旅館業從業人員培訓計畫」進行「以學代賑」、「強化體質」、「迎接復甦」三大目標培訓計畫;主要以台灣各觀光旅館中階經營主幹人才為培訓對象,課程內容規劃以旅館業聚焦之「產業升級及服務轉型之準備」、「數位及精準行銷」、「配合交通部觀光政策行銷推廣」及「辦理跨區交流標竿學習」等關鍵議題為主進行課程及師資延攬,搭配移地教學達成理念與實務考訓合一,提昇台灣觀光旅館業人才經營管理及職能教育目標。
台灣旅遊交流協會祕書長葉碧華強調,為了共同防疫,授課現場設置遠紅外線測溫;學員全程戴口罩、梅花座(維持社交距離1.5公尺)、室內學員不超過100(都是80人)、每日量測體溫。

觀光產業要與天災、疫情拚搏
自我充實 景氣復甦前做好準備
賴瑟珍在開課致詞時強調,觀光旅遊業除了是價格導向,更是敏感係數高的產業;我們歷經過921地震、SARS、金融海嘯、八八風災以及目前的新冠病毒,證明觀光與天災及疫情無法分開。
有人用世界大戰來比較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其影響力以及受害程度可與第一次、二次世界大戰相比擬;我們看到患者被隔離、民眾需要排隊買口罩、居家檢疫者被歧視;當然也看到人性的光明面,以及台灣非常快速的反應與貫徹政策。
賴瑟珍表示,很多國外友人都看到台灣這波防疫措施的努力、政府帶頭以及民間自主做了許多防疫的準備工作,建議待疫情結束後可以主打「台灣是一個可以安心旅遊的目的地」。值此防疫期間,藉由旅行業以及旅館業轉型培訓班的開辦,從業人員也可以藉此機會互相觀摩學習。
授課師資精挑細選
理論實務相結合 40小時競爭力大提升
「旅行業從業人員轉型培訓計畫課程」,課程涵蓋6種分類:「產業升級與服務轉型之準備」、「安全提升及旅客權益保障」、「數位及精準行銷」、「配合觀光政策行銷推廣」、「結合青創或新創與在地觀光相關技能提升」及「辦理跨區域交流或標竿學習」等項目,針對不同主題課程,安排相對應專業授課講師及課程。
主要課程包括:穆斯林友善旅遊-馬耀祖(中國回教協會理事);台灣觀光的創新與行銷-巫宗霖(東北角國家風管處休憩課課長);緊急醫療救護案例分享-許高慶(台灣國際觀光救援服務協會理事長);旅遊糾紛及緊急事故處理-吳美惠(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理事長);旅遊風險管理實務解析—李奇嶽(台北城市科技大學觀光系助理教授);攝影技巧與短片拍攝剪輯快製(基礎篇、製作篇)-彭秋憲(旅遊攝影作家);觀光局所屬風景區管理處之觀光資源介紹;臺灣山脈與部落觀光-李文瑞(瘋馬旅行社總經理);地域活化共好行動在地旅行設計思維-張幼霖(公益平台NPO Channel創辦人);還規劃了台灣北海岸之美移地教學一日實察以及台灣小鎮漫遊移地教學一日實察。
「台灣觀光旅館業從業人員培訓計畫」主要課程包括:績效管理面面觀-馬效光(嘉和健康生活人力資源副總);客訴與媒體危機管理-唐玉書(花蓮縣政府縣政顧問);顧客關係經營及服務管理服務管理-林家頡(北投熱海溫泉大飯店執行董事);金鑰匙介紹-了解金鑰匙由來及具備條件-賴建宏(中華民國旅館金鑰匙協會理事長);五星優質服務-如何超越顧客期待與獲得顧客好評-馮盈慈(臺北晶華酒店禮賓司的櫃檯副理);旅館資通訊科技運用、電子商務及未來趨勢因應-資策會科法所;米其林推薦旅館-台北商旅之數位行銷實例分享-劉季強(台北市旅館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觀光局所屬風景區管理處之觀光資源介紹-觀光局指派;台灣觀光的創新與行銷與行銷-劉喜臨(國立高雄餐旅大學觀光研究所教授)。
另課程還規劃有兩天一夜參訪暨交流,包括特色旅館經營實務與參訪礁溪老爺酒店以及礁溪捷絲旅;在地觀光資源創新跨域交流,安排頭城農場、新北市海洋資源復育園區、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文、攝影=唐偉展 圖片提供=台灣旅遊交流協會)



【TTN旅報1136/1137期, 2020/3/20 出刊, P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