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9,中華民國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以下簡稱品保協會)舉辦「112年10~12月各縣旅行團參考價格」記者會,於會上公布Q4合理參考價格、旅遊特色以及說明各地市場差異。2023年海外旅遊消費市場明顯回溫,出境機位皆供不應求,尤其8月起中國大陸重啟旅遊團赴日美、英、澳,Q4轉乘機位勢必更加短缺。特別的是,雖然通膨數據有所下降,但面對貪婪性通膨,團費將增不減。
2023年11月~2024年2月屬於馬新泰菲印的旺季,加上中國大陸開放團體旅遊,導致所有國家地接社已開始「搶房大賽」。以中國大陸10∕1~7長假的當地價格為例,部分酒店調漲房價幅度約30%,加上國際原油調漲等因素,導致整體團費相較於2019年10~12月調漲15%。值得一提的是,在航空公司促銷票挹注下,馬來西亞檳城團體售價4~5天不到2萬元,還可入住5星級酒店。另外,菲律賓長灘島則因包機,整體團費結構落在約2萬元。
訪日人次突破250萬
日韓市場仍供不應求
由於各航空公司仍處於機隊運能不足,無法恢復疫前的航點跟班次,導致日本團體票價節節上升。日方由於日本國人不出國、國內旅遊旺盛,加上餐旅宿業人手不足,地接費用較疫情前同期漲幅約2~3倍。 針對Q4日本賞楓旺季,旅遊業者與航空公司從東北到九州地區,積極洽談穿插運能承包短期季節性包機。即使目前日本團費高,仍不敵國人赴日旅遊的熱情,截至7月,訪日人次已突破250萬。
而韓國與台灣的交流互動升溫,尤其多家航空公司復航、新增航點,使Q4機隊、機位數量大增,加上賞楓、滑雪的加持,讓行程銷售更具豐富性。Q4進入韓國旅遊旺季,但由於機位供給量充裕,所以機票售價並無明顯變動,仍依各航空公司不定期推出銷售優惠予旅客為主。
美加、中亞非售價回穩
歐洲、紐澳、中南半島開始旅遊旺季
從2023年年初以來,在FIT強勁的需求之下,北美航線的團體機位一位難求。因此第4季產品從3、4月開始銷售,截至8月銷售數量高達8成,與2023年暑假格相比稍稍降溫,跌幅約10~15。在機隊持續回穩的情況下,中南美洲相關線路出團數也有相對增加。
相較於以往歐洲第4季為傳統淡季,2023年航空公司仍對第4季團票票價連9調漲。雖然當地旅遊業者在此季的報價有調降1成,礙於匯率升值加大,壓縮旅遊業者在此季低價銷售空間。不過歐洲仍是國人首選旅遊目的地之一,尤其赴歐的高端旅遊相當熱絡,搭配業者積極規劃聖誕市集及北歐賞極光行程,吸引另一波買氣。
中亞非地區以阿富汗、埃及為最受歡迎目的地,由於阿富汗政府開始重視觀光收入,因此旅客可以到德黑蘭辦理簽證,當地政府提供保衛隊供觀光客付費申請﹔目前正值埃及旅遊旺季,且11、12月大開羅博物館即將開幕。
10月起為南半球春季,正值當地旅遊旺季,除獎勵旅遊團提早預約團位外,航空公司以提開及漲票價方式收回機位。目前旅行社可操作澳洲團體機位有限,主要集中在10∕9~12∕21﹔紐西蘭WETA工坊及三大溫泉名湯都是新產品。
中南半島除了在第3季新增北越沙壩為最新北越旅遊秘境,第4季更增加富國島及芽莊,行程安排偏向親子觀光及飯店度假,符合適合各式旅遊族群及MICE團體需求。此外,越南已於8∕15開放「eVisa」,主要客群為商務及自由行旅客,因「eVisa」辦理手續繁瑣且不得退費,故團體旅遊依然使用落地簽證。
台灣國民旅遊目前正面臨飯店房價浮動,沒有標準折扣、價格,售價往往隨著住房率異動,有越晚訂房越便宜的狀況。且Q4訂房率下滑20%,售價混亂也間接影響國旅穩定發展。
2023年10~12月份銷售價格內容差異性及特色 | |
地 區 | 漲跌幅比較 |
馬新泰非印 | 與2019年同期調漲15%﹔比Q3調降5%,機票調降是主因。 |
東北亞-日本 | 與今年7~9月相比漲幅30~40%,主因為人力短缺、運能不足、日幣大跌、日本國人不出國。 |
東北亞-韓國 | 機票價錢調漲,團體銷售仍持續上漲。需打造行程多元性,吸引遊客前來。 |
美 加 線 | 因傳統暑期高峰已過,與7~9月相比跌幅約10~15%﹔UA將於10/30新增「台北-舊金山」航班。 |
歐 洲 | 不管是機票、飯店、車資及餐廳相較7~9月跌幅約10%,使整體價格調降。 |
中亞非 | 除東非因動物遷徙、土耳其進入冬季團旅費相較Q3調降10~20%,其餘約漲5~30%。 |
紐 澳 | Q4進入南半球旅遊旺季,與7~9月相比漲3~11%、與疫前同期相比漲幅約23~25%。 |
中南半島 | 因全球油價、通膨原因,整體售價相較疫前同期漲20%以上。第4季銷售重點著重在富國島、芽莊,越南在8/15開放eVisa。 |
國民旅遊 | 因Q4訂房率下滑,國率住宿銷售價格成浮動現象。 |
【TTN旅報1315-1316期, 2023/9/11 出刊, P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