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2)】 「疫」後出遊首選 一站選定好遊程
結合200個農場推出超過500個農遊行程

【上圖】農業體驗享親近土地的樂趣。【下圖】農村廚房帶領民眾認識食材,親手製作美味料理。

受疫情影響,消費者對於旅行的安全更是錙銖必較,偏好場域寬闊的大自然,農業旅遊堪稱是後疫情時代滿足民眾出遊渴望最安心的選擇,從半日、一日至數日遊程,囊括食、宿、遊、購、行,應有盡有。且台灣農林漁牧資源豐富,四季景致不同,民眾可以探索農遊的方式千變萬化,不論是插秧、捕魚、採茶、摘菜、擠牛奶、欣賞花卉等,以各地鄉鎮的物產為經,節氣孕育的當令食材為緯,譜出五百種不同的主題農遊方式。

農遊超市 尋找五感體驗

為了讓大家可以更有系統地找到自己喜愛的農遊產品,農委會輔導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以超級市場為概念,首創線上休閒農業旅遊電子票券專賣店,規劃農業體驗、農村廚房、田園美食與農村住宿等四大主軸,將與農業相關的五感體驗通通匯集於「農遊超市」(Farmtour Market)平台,整合了茶、米、花卉、水果、蔬菜、林木、竹林、禽、畜、蜜蜂、雜糧、咖啡、可可、香藥染草、特用作物、漁撈養殖、娛樂漁業等17類農業主題,推出與生產、生態、生活相關之體驗活動、美食餐飲、一/二日套裝遊程等超過500個遊程商品供消費者自行搭配選購。

農村廚房 透過味蕾重新認識台灣

寶島台灣物產豐饒,擁有優質好吃的稻米,全年都有好吃的水果,酪農、漁業也發展得非常好。農村廚房想要透過在地食材間的碰撞、融合,將台灣廚藝與食材的美妙滋味傳遞給大家,且不僅僅只是廚藝教室,而是帶著民眾親自走入田間,真實的感受這片土地的溫度,並傳遞食材挑選知識與料理文化。

2019年農委會開始輔導推動農村廚房,希望透過半日以上的深度體驗,傳遞農民在養殖與生產過程中的點點滴滴,民眾唯有真正走入農村、漁村,近距離體驗這些生活,才能真正看見農家的日常、真的看見食材的價值、理解如何區分食材的好壞,以及造成這些好壞差異的原因為何,最後再來一起動手把在地新鮮現採、現抓的農產、海鮮等食材做出美味的料理,跟同行好友一起品嚐。目前農委會指導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合作輔導推出超過18個農村廚房的深度體驗遊程。

像是,「千戶傳奇農村廚房」不只是教大家怎麼料理鱘龍魚,更重要是讓大家可以參與養殖的細節,認識漁人的生活;「頭城休閒農場」由瑞士籍的專業廚師帶領遊客認識海洋,並透過廚藝學習,讓遊客能烹飪出美麗佳餚等豐富課程,這些都可以在農遊超市網站找到喔!


🍊 農遊平日團體行 每人獎勵200元
疫情也改變人們的消費與生活習慣,農委會在前一波疫情嚴峻期間透過工作坊與陪伴輔導來協助業者進行場域改善、伴手與體驗開發等工作,今年更增加營運資金補貼來協助,同時繼續相關體驗、伴手開發輔導與培訓,因為深知,展開疫後新生活時,開闊、自然及充滿綠色的農場、農村,絕對是全家出遊最棒也是最安全的選擇,需要在此時好好支持農遊業者繼續前行與創新。

為鼓勵送客至休閒農業旅遊場域體驗,振興休閒農業旅遊產業,獎勵旅行社、學校或企業福委會規劃平日團體農業旅遊行程,將適用農業旅遊點納入行程,並於該點進行門票、農業體驗活動(含單項體驗活動或套裝行程)或田園餐飲等消費並符合獎勵條件者,每團每人獎勵200元。獎勵方案由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受理申請及核銷。

110年度農業旅遊團體獎勵網站: http://agrobonus.taiwanfarm.org.tw/


《推薦遊程1》
卓也小屋~慢活卓也漫步生活一日遊 | 帶動台灣藍染高知名度
座落於苗栗三義的「卓也小屋」具有濃厚的鄉村農居氣息,建立之初即以「植物」定位,在環境優雅、貼近自然的山林中經營蔬食餐廳、山居民宿,並積極尋找可在園區生根、加工、體驗,甚至可直接進行特色生產的文化創意產業。

2004年,經營者卓銘榜與鄭美淑夫婦決定將「藍染」導入,並建立天然染色工坊,不僅能自產自銷、提供品質精良的各種藍染商品,更帶動台灣藍染有了更高知名度,甚至於2014年創立「卓也藍染」品牌,成為結合「農業」與「工藝」的成功典範,並為台灣休閒旅遊空間開創出一處前所未見的特色場域。來到這裡,你將能深刻體會,在樸實純真的農家山居生活之外,由「藍染」所綻放的台灣傳統工藝人文之美。

《推薦遊程2》
三富休閒農場住宿二日遊 | 大口呼吸芬多精
佔地14公頃,緊鄰冬山河上游新寮瀑布的「三富休閒農場」空氣清新水質純淨,景緻天然宜人。得天獨厚的大片生態緩衝區與原始自然生態,造就出園內低海拔淺山森林、生物多樣性的特色,在廣大的天然植物園與森林環抱中,除可觀察到八色鳥、螢火蟲、螢光菌等豐富的生態景觀,還有一大片老欉柚子樹恣意生長,從開花到結果,在四季展現不同風情。

暫別緊張的都會節奏,與家人好友一起來到農場住一晚,用悅耳的蟲鳴鳥叫聲開啟新的一天,大口呼吸無限量的芬多精以及品嚐當地特有的田園美食,徹底放鬆享受生活。

《推薦遊程3》
仙湖休閒農場x農村廚房 | 台南的放伴龍眼乾與土匪雞

(圖片提供=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

位在台南東山的「仙湖」意為仙境之湖,因為晨間、黃昏及雨後的雲海,讓山頭看起來像座湖中小島,在地居民們便將此處暱稱仙湖。海拔277公尺的獨立山頭,旅宿迎山而建,山頂草原的戲水池,銜接著遼闊山丘與平原景緻,小動物漫步於草地和山林間。

放伴文化的最大特色就是互相幫忙,所以「你幫我除草、我幫你插秧」就是生活日常。仙湖休閒農場推出的「放伴討山雞」,採用鄰近雞農飼養的放山雞,烤製過程需夥伴相互協助。透過下廚實作,除了能一窺如何拆解整隻雞的訣竅,還能學會香料植物的調味用法,再加上豐富山村野菜的搭配烘烤,是一道端上桌就讓人垂涎欲滴的「廚神級」料理。

《推薦遊程4》
雲也居一休閒農場x農村廚房 | 型男主廚的客家菜教室

(圖片提供=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

「田媽媽」廚房裡終年澎湃的客家菜餚及充滿家常味的暖心料理,撫慰了往來於130公路的旅人。雲也居一休閒農場由型男主廚領軍,依照當季生產的食材,運用客家人的廚房智慧,帶領遊客用些鹽、糖、陽光、柴火,去延長食材保存期限並改變食物滋味。了解客家食物起源與代表意義,透過食物認識客家精神。

料理課程包括客家菜代表之一「梅干扣肉」、體驗做「蘿蔔糕」,除了以現拔蘿蔔搭配米漿,還會利用山林柴火與客家大灶來蒸糕,這樣的經驗與滋味,可不是到處都嚐得到。還有,走進友善耕種園區現採草莓,在主廚的帶領下,調一杯漂亮又好喝的甜美草莓飲。(撰文=林宥銣 圖片提供=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

     ~【。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廣告。】~    


【TTN旅報1213-1216期, 2021/10/11 出刊, P22-23】


【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來農遊超市把五倍券、農遊券變成你喜歡的樣子 食、住、玩、買、看 隨心所欲規劃自己的農遊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