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觀點》八縣市藍色之旅的背後意義 陸客來台市場停損點已出現

9/18,中國政協主席俞正聲接見藍營八縣市長後,大陸釋出八項善意利多來回應台灣八名泛藍陣營縣市首長登陸促銷台灣農產品與觀光的訴求。

隨後,中國國際旅行社,於10/2宣佈自10月起將推出「國台辦藍色縣市之旅」,端出6天不到2萬元台幣的低價策略,來號召陸客響應,前進台灣泛藍執政縣市旅遊。

緊接著9/21,由台灣觀光遊樂區協會理事長李吉田領軍的台灣20家主題樂園,也積極前往上海、南京等地舉行推廣活動。

兩岸觀光確實有別於其他市場,大陸對台灣的觀光政策是有條件開放,這是不得不面對的問題;9/18中國政協主席俞正聲接見藍營八縣市長聲明,也許就是大陸政府這段期間希望減縮大陸旅遊團赴台人數大幅下滑的停損點。

其實,觀光的本質應該是和諧的,任何對這產業能有助益的活動,我們都應該要樂觀以對、積極響應;這對台灣經濟,特別是此波受傷最重的觀光旅遊產業,顯然是道黎明前曙光。

至於觀光產業紛爭,交通部觀光局,擬於本月公佈紓困期程以及辦法,希望公協會代表可以嚴肅看待、業者們都能謹慎面對。

其實,觀光產業是一個和鄰近國家地區互相拉拔競爭的產業;大陸旅客不來台灣,難道不會去台灣以外的國家或地區觀光旅遊嗎?台灣的捨,不就是他國的得。

當陸客不來台灣時,世界各國家的觀光客就會選擇台灣嗎?觀光局新任局長周永暉說的沒錯,「觀光必須走向創意與創新」,只是如何能填補這40%INBOND旅客的落差,台灣的觀光產業究竟有沒有足夠的競爭力面向國際,這才是我們眼前最應該認真看待的課題。
(本文由受訪者口述,記者唐偉展整理) (TTN旅報955期)

實踐大學觀光學系講師 高洺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