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Google Translate

Powered by Google Translate

貴州端午這樣過 民族風采色彩各異

五月五,過端午。划龍舟、包粽子、掛香包、喝雄黃酒,漢人的傳統端午節充滿各式各樣有趣的活動,而多彩的貴州省擁有超過40個少數民族,同樣一個過端午,卻有不同的色彩風情,下次一起來貴州過端午吧!( 文=李沄臻 圖片提供=TTN圖庫、貴州旅發委官方微信 )

【上圖】台江施洞苗族賽龍舟。【下圖】侗族以侗族大歌聞名於世。

。侗。族。
貴州侗族有近163萬人,主要聚居在黔東南各縣和銅仁地區玉屏自治縣、江口縣、石阡縣、萬山特區等,是貴州第三大的少數民族。侗族是個愛美、善於創造美,也富有浪漫詩情的民族,侗語「多耶」二字翻譯成漢語就是「踏歌而舞」。而侗族服飾多種多樣,不同年齡、不同季節有不同的裝飾,其中頭飾達50多種,多以銀飾為主。

侗族過端午,除了與漢族相同的習俗外,當天也會在家裡炸油炸粑、做盤子粉、灰鹼粑等,而錦屏縣圭葉村的端午風俗尤為獨特。這個侗寨端午節,每家必須由年紀最大者來包粽子。一不准任何人動手、二不准數粽子的數目、三則是煮熟後不能馬上吃,要先祭供蛇神和祖宗。

- 廣告 -

相傳,侗族祖先剛遷到圭葉村時,挖地基發現了一條喜歡吃糯粑粑的小花蛇,後人們便在發現蛇的那天用糯米包粽子祭牠,從而獲得了豐收。自此之後,每年五月五這天,第一件事情就是包粽子敬蛇神和祖先,這一祭祀習俗不僅展現了侗族人的祖先崇拜,還留下了這支侗族先民圖騰崇拜的痕跡。

。苗。族。
貴州是苗族人口最多的省份,超過430萬人,主要集中在黔東南。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而最受到關注的為苗族服飾,因地區不同而形成不同分支,苗族服飾也展現不同的差異。苗族服飾主要的特色為銀飾、苗繡、蠟染等,主要的節日則有苗年、吃新節、四月八、蘆笙節、端午節、龍船節等。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松桃苗族自治縣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的苗族,在農曆五月五過「龍船節」,也稱「龍舟節」。龍舟比賽通常都會有趨旱求雨、慶祝插秧成功、預祝五穀豐登等實際意義。其龍舟形狀也比較有趣,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母子船」,每艘龍舟以一條完整杉木或大梧桐挖空成槽型,一大二小的龍舟併排成一組,大者為母船、小者為子船,三舟競技,相當有趣。

節日期間,除龍舟比賽外,還要舉行跑馬、鬥牛、踩鼓和「游方」等娛樂活動。男女青年在蘆笙、嗩吶、竹苗、芒筒、月琴和木葉等樂曲的伴奏下載歌載舞。在這一天,出嫁的姑娘要戴上雞鴨、粽粑回娘家探親。

。水。族。
貴州水族人口約37萬人,主要聚居在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端節是水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水語稱「借端」、「過端」。水族端節有吃素的習俗,他們從端節的第一天開始,只準吃素,直至端節結束後,才能吃葷。

端節主要活動為祭祀和賽馬,節日期間,銅鼓聲此起彼落,悠揚的歌聲和蘆笙調,從早到晚迴盪在翠竹掩映的竹樓裡,水鄉山寨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端節堪稱是歷時最長、批次最多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年節。

而登高賽馬活動也是南方民族年節特有的現象,水族的賽馬活動在專用的馬道上舉行,賽馬之前各村都要推選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身卓嶄新的長衫,頭戴氈帽,騎上披紅掛彩的馬沿馬道走一輪,稱為「開道」,代表吉利。騎手們在比賽之前先表演騰空躍馬等高超的騎技,將賽場上的歡樂氣氛帶起,才開始比賽。水族傳統的賽馬不是以速度快慢取勝,而是要比馬的耐力、以及騎手精湛的騎藝。

【左上圖】水族端節賽馬。【右上圖】布依族。【左下圖】土家族過端午。【右下圖】仡佬族。

。布。依。族。
布依族人口超過280萬,是貴州第二大少數民族,主要集中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布依族信仰祖先和多種神靈,山、水、井、洞及生長奇特的古樹無不被認為是神靈的化身。布依族服飾千百年來逐漸演變,服飾多為青、藍、白幾種顏色,婦女著大襟短衣,部分著百褶長裙,男性老年人多穿長衫。傳統節日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吃新節、七月半等。

端午節前,布依族家家都要包好各種粽子,如具有清熱解毒的羊耳艾草粽、既能助消化又易於存放的草灰粽等,作為節日三餐的主食。布依族端午節還要爬山、梭草馬、賽龍舟、搶鴨子、搶彩球等傳統體育活動。

另外,布依族過端午還有打陀螺(當地稱為格螺)的習俗,陀螺一般用青銅木製、也有牛角製。陀螺大小不等,做工極為精細,陀螺面上染上各色的點和線,打陀螺時,彩影飛旋、似彩花朵朵。布依族的陀螺比賽有比兇、比久、比快等三種型式。

。土。家。族。
土家族是貴州第五大少數民族,是一支擁有千年歷史的古老民族,現今主要分布在黔東北的沿河、印江、思南、江口、德江等縣。土家族信仰多神,崇拜自然、圖騰、祖先、土王,而巫風巫俗尤為強烈。土家族服飾尚儉樸、喜寬鬆,傳統衣料多為自織自紡的青藍色土布或麻布,很多地方土家族服飾與漢族差異不大,只有在隆重集會和節日、或偏僻山村才能見到土家族傳統服飾。土家族主要節日有趕年、牛王節、清明節、六月六曬龍袍、女兒會、社日、端午、月半、中秋、小年等。

土家族過端午節分為「頭端午」(即農曆五月初五)、「中端午」(即農曆五月十五)、「末端午」(即農曆五月二十五),五月初五的小端午是正宗端午。但「大端午」和「末端午」也沒被忽視。過端午時,出嫁的姑娘和女婿和至親好友來家裡作客,主人家準備好粽子、艾篙蛋等豐盛的飯菜款待客人,客人一般一早到主人家,先聊聊家常,輕鬆愉快其樂融融。

而女婿女兒要背來糖、菸、酒、麵條和豬肉,作為「五色禮」獻給岳父母,而岳父母則準備好粽子、麻花等款待。女兒、女婿回家時,娘家要送兩把花雨傘,俗稱「鴛鴦傘」,這象徵夫妻風雨同舟、忠貞不渝,感情天長地久。

。仡。佬。族。
貴州仡佬族主要分布在務川、道真兩個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和石阡縣。仡佬族崇拜祖先、奉祀竹王、蠻王老祖、山神。有本民族專司祭祀、祈福求壽、退鬼、超渡亡靈的巫師。仡佬族男女皆穿裙,質料有葛、麻、羊毛、絲、棉布等,男女多以長帕包頭,有的婦女或用花布蓋頂。仡佬族重要節日有春節、仡佬節、祭山節、吃新節、牛王節、敬雀節、捉蟲節等。

而貴州石阡縣仡佬族以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俗稱「過小端午」,一般人家要包粽粑,備齊雞鴨魚肉蛋等,要用菖蒲、艾蒿掛在大門兩邊,以避邪氣。有的還要造雄黃酒,灑於房前屋後以防蛇蟲。另外還要煮紅雞蛋、大蒜頭來吃。屆時女兒女婿、乾兒子乾女兒、未過門的兒媳、未婚的女婿等,都要來家作客,俗稱「打端午節」。


7種最消暑的貴州玩法


【TTN旅報1044期, 2018/6/25出刊, P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