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Google Translate

Powered by Google Translate

【海旅會修學旅遊系列之江南篇(1-1)】水要流動,人要互動 台生訪南京、蘇州等大學收獲多

乍暖還寒四月天,煙雨江南好時節。由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海旅會)舉辦的《華夏文明·薪火相傳》台灣青年學生江南修學團,圓滿結束五天四夜行程。訪團由東海大學商學院財金系研究所與在職專班33名師生組成,訪問蘇州大學及東海大學姐妹校,南京大學和南京大學金陵學院等三所校院。此外,亦走訪中國第一水鄉周莊古鎮、中國園林之母拙政園、盤門三景、中山陵、明孝陵、南京夫子廟、南京博物館、玄武湖、南京總統府及雨花台烈士紀念館等知名江南景點。( 文、攝影 = 周金凱 )

訪團於出發當日下午經上海抵達東方威尼斯~蘇州,短暫停留一天參訪後,隔日轉赴此行的重點城市~南京,受到南京市旅遊形象推廣中心主任劉偉的熱烈歡迎。他說:「水要流動,人要互動,兩岸同胞見一次面就多一分了解,少一分隔閡。兩岸學生是中華民族的未來與希望,借用梁啟超先生的話:「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學術交流是此行的重頭戲,在三所校院交流過程中,兩岸老師分堂授課,雙方學生在課堂上研討互動熱烈。東海大學財金系系主任郭一棟博士表示,大陸學校在學術、應用與教學目標方面定位明確,部分課程直接由企業授課,實用性極高,尤其是已列入大陸國家戰略發展目標的互聯網金融體系,發展速度之快,令人印象深刻,值得學習。

 考察日期  4/10~4/14
 考察地點  蘇州大學、周莊古鎮、拙政園、盤門三景;南京大學、中山陵、明孝陵、夜遊夫子廟;南京大學金陵學院、南京博物館、玄武湖、南京總統府、雨花台先烈紀念館。
 參與師生  東海大學商學院共33位師生
 主  辦  逸歡旅遊

- 廣告 -
【上圖左】東海大學助教楊尚穎博士授課實況、【上圖右】在南京大學金陵學院商學院合影、【下圖左】南京大學金陵學院校園、【下圖右】蘇州大學港澳台事務辦公室副主任茹翔(前排右5)和訪團於校園合影。

台灣師生  修學旅行心得

東海大學財金系主任 郭一棟博士 [1]
大陸大學定位明確
本次研學交流感受深刻,特別是此地的蓬勃朝氣與活力,各大學努力作育英才。無論學術型或應用型大學,定位非常清楚,朝著他們的目標前進。特別是他們抓住了時代的趨勢,運用大數據來協助企業做決策,做未來方向的規劃。政府給予大力補助,因此獲得企業肯定,得到很多資源,致使學校與學生都相當受益,值得我們學習和參考。

東海大學財金系碩二 張雅婷 [2]
大陸在互聯網金融超前台灣
行前總認為,大陸由於網路使用限制,資料庫沒有台灣這麼豐富,他們看的世界是否和我們不同,對外面的世界,不會這麼渴求。交流後發現,他們的世界是很大的,甚至比我們更大。以互聯網金融來說,大陸就超前台灣很多。此外,這裡老師非常謙虛,他們很多東西其實領先東海很多,但他們卻仍然以請益的態度,跟老師們對話。學生們在享有豐富資源的同時,也保持請益的態度彼此互動。所以,我覺得交流前後,我的觀念改變了很多。

東海大學EMBA 葉秀玉 [3]
大陸大學教學方式很實用
在金陵學院交流過程中,老師特別提到,上次交流才聽他們在談數據化與指標性的議題,三年後再看,他們已付諸實踐,發展速度之快,令人印象深刻。此外,大陸的教學方式會結合時代潮流,不會採用一脈相承的死方法,很活潑,很實用。在旅遊景點方面:周莊,拙政園,秦淮河等,雖然是舊地重遊,但年齡的不同,感覺更能深入體驗古城與歷史間的相互關係,收穫很多。

東海大學財金系研一 劉開明 [4]
實際交流後發現大陸人很親切
總以為自己生活在大中華區,對中國風沒有很深的感覺,但到蘇州和其他古城,才真正體會到純正中國風的味道。他們的建築和思想,其實跟台灣落差頗大,大陸更可以直接地感受到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學校交流方面,雖然聽說大陸競爭非常激烈,合作領域比較少被探討。但是和蘇州大學及南京大學交流之後發覺,大陸人很有親和力,很希望和別人交朋友,這讓我對大陸有了新的認識。

東海大學企管系碩一 黃大洲 [5]
大陸同學對台灣小吃、風景興趣濃
蘇州大學師生給人感覺很棒,很親切,沒有距離。學生很熱情,不斷詢問有關台灣的事情,有關學術領域,也積極的交流。蘇州大學校園很大,一眼望不盡,不過校園雖大,卻不乏親和力。在互動的過程中,感覺大陸學生很想到台灣,經常問有關台灣小吃與風景的問題。尤其是台灣的山海景緻,特別談到墾丁風景與溯溪的樂趣。(TTN旅報984期)


【海旅會修學旅遊系列之江南篇(1-2)】修學團參訪江南 重要景區